饢(印地語:नान、波斯語:نان‎、哈薩克語:нан, nan)是一種在中亞和南亞很常見的麵餅。最早是從波斯傳來的。在中國被稱作"維吾爾麵包"、"維吾爾大餅",是維吾爾人喜食的主要食品,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古代稱為"胡餅"、"爐餅"。
據考證,"饢"字源于波斯語,流行在阿拉伯半島、土耳其、中亞細亞各國。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"艾買克",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,才改叫"饢"。在新疆博物館,至今保存著吐魯番高昌故城出土的幾個饢,在饢的表面,一千多年前先人的咬印依舊清晰可辨。
維吾爾人每家都築有一個饢坑,饢坑可大可小,普通的高約一米,肚大口小,形似罎子。坑坯以羊毛和入黏土做成,饢坑周圍用土塊壘成方形土台,以便烤饢者在上面操作。烤饢之前,先在坑底用木炭或煤炭燃燒,待炭火燒透,坑壁燒得燙熱,即可把擀好的麵胚貼在坑壁上,幾分鐘便能烤熟。
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,在麵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麵,和勻,揉透,稍發,即可烤製。烤好的饢外乾內酥、含水份少、久儲不壞。
因麵和添加物、麵餅形狀、烤製方法等各不相同,饢的名稱也就不相同。
饢的品種很多,大約有五十多種。常見的有肉饢、油饢、窩窩饢、芝麻饢、片饢、希爾曼饢,等等。
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;用羊肉、孜然粉、胡椒粉、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製的乃為肉饢;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製的叫芝麻饢,另有揉入清油或羊油,擀薄後烤製的饢,通稱油饢。
還有的在饢上抹上一層冰糖水,烤熟的饢表面呈現出晶亮的冰糖結晶,稱為甜饢…等等,最大的饢叫"艾曼克饢",中間薄而脆,邊緣厚而鬆軟,中央戳有許多花紋,直徑足有40~50公分,被稱為饢中之王。
最小的饢叫"托喀西饢",只有普通茶杯口大,厚約1公分,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饢。
還有一種直徑約10公分,厚約5~6公分,中間有一個洞的"格吉德饢",這是所有饢中最厚的一種,漢族人稱為"窩窩饢"。
饢含水分少,久儲不壞,便於攜帶,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,無論饢乾到什麼程度,只要泡到水裏一會就可以變軟;加之烤饢製作精細,用料講究,吃起來香酥可口,富有營養,所以新疆人很喜歡饢。
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,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,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。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,新疆各族人民把饢當做日常生活必備的主食。
新疆人很喜歡饢,有句話這麼說,"可以一日無菜,不可一日無饢"。
在新疆,饢的吃法有很多種,最常見的是喝著茯茶或奶茶吃,也有泡在優酪乳、沙棗湯裏吃的。
新疆人吃饢是掰著吃,而不是直接啃的。在新疆吃饢還有些注意的地方,買來的饢不能扣著放,還有,吃饢的時候需要一手拿著饢另一隻手在下面接著,防止饢渣掉下來,接到手上的饢渣要吃掉,如果不小心將饢渣掉到地上要撿起來然後放到高處給鳥來吃。
新疆是國際醫學會所列的世界四大長壽區之一,南疆的和田又是長壽老人集中區,除了那裡的自然地理特性外,與他們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,他們以饢為主食,每天不一定都要吃羊肉,但饢和堅果是必不可少的,這種飲食方式非常有利於健康。
在新疆一些地方,結婚的時候新娘和新郎要吃醮著鹽水的饢,象徵著今後的生活有福同享、白頭偕老,今後過上幸福的生活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msui86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